熱門文章
-
【寰宇名師學院升大系列英文科/ 盧克老師 】 英文考題趨勢愈來愈重視新聞字眼,建議同學們要特別注意這個明顯的趨勢,提前做準備,也可以運用在作文裡,所以同學們要訓練自己平常看到一個時事,要主動詢問自己,如果這是一個題目,我要如何下筆呢?! 單字量要夠多:相同類型的報導必須要看...
-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 基測最後衝刺階段,蘭雅國中老師高永遠建議,考生從今天起到考前10天,先把94年後的考古題拿出來做,如果時間不夠,至少也要做最近3到4年考題,把不懂的地方弄懂。倒數10天要全力搶分,該背的要背。 高永遠說,做考題時,考生可模擬考試情境,設定70分鐘。打開...
-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預計107年上路,連帶推動考招連動計畫,未來考生在學測時可任選四科進行考試,最新方案將於三月送審,接著再送入教育部審核待定案後公告。 未來學生申請及分發採計的項目有,學科能力測驗(X)國英數自社五考科成績,但學生可依照志願的校系要求,自我評估選四科或是五科考取...
-
桃連區今天(17)公布104年度免試入學,包括志願序群組調整成3個、提供應屆生5%公立學校名額、職業類科跨校的同個群組志願選填,視為同一個志願序計分,以及現在的八年級和七年級學生,未來將實施寫作測驗,納入超額比序。 桃園縣教育局長吳林輝表示,明年度桃連區免試入學,志願序群組由...
-
各位同學開學愉快, 9 月份起學習精靈 6.0 已改版更新上線,仍使用舊版學習精靈的學員,在啟動舊版學習精靈後,會出現提醒訊息,請同學要點選『立即更新』,即可直接下載更新喔!全新面貌的學習精靈 6.0 ,提供完全整合學習、測評及課輔入口的功能,不但介面清晰更方便使用,功能也更加...
-
【寰宇名師學院升大系列國文科/江超平老師】 學測的題型數量和考試範圍是固定的,同學們可至大考中心網站去參考最新公佈的參考題! 非選擇題:分為短中長三個,短跟中的題庫一般會規定字數,同學們就依照規定的字數去寫作;至於長篇的部份多為文長不限,但文長不限通常是有陷阱的,第一:當你...
-
104年國中教育會考的英聽將正式列入計分,臺師大心測中心表示,明年會考英聽成績分「基礎(含以上)」、「待加強」兩等級,納入英語科成績,會考成績單也將呈現英語閱讀、聽力與整體的能力等級。 臺師大心測中心公布明年會考英語科考試成績計分方式,英語科考閱讀40到45題,考試時間1小時;聽...
-
教育部長蔣偉寧今天(27)到立法院進行「十二年國教經費及課程規劃」的專案報告,蔣偉寧部長表示,目前各招生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只剩下基北區沒有定案,預定10月中旬全國各招生區都可定案公告。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目前全國15個招生區只剩下基北區...
-
【聯合報╱本報記者蔡永彬】 物理是指考的第1科,如何討個好彩頭?補教老師張鎮麟說,近5年的考題不算深入,但每個重點都平均命題,考生不要偏廢;泰山高中老師黃文龍建議考生從熟悉的單元先複習,了解基本物理定律,再一步步往前弄懂整體課程。 張鎮麟表示,程度不好的考生,可以先專攻「10大...
-
106年國中教育會考結束,全國有24萬3千多名考生上場應試,統計兩天考試的違規,主要以提早翻閱題本、攜帶非應試用品、手機發出聲響為主,共有421件,缺考率在1.10%到1.59%間。 今年國中會考難易度適中,增加基本題和生活題,為了因應108年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更增加了一些跨...
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
【升高中】活化教學才是12年國教重點
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說,十二年國教的基石應是國中端教學活化與高中職優質化發展,國民素養更是學生競爭力的基礎,和國教成功關鍵;教育部將努力讓課綱與國民素養結合,活化課程。
教育部昨天在新北市立板橋高中,舉行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計畫報告書初稿公聽會。
與會有一百多名校長、老師,有校長建議課綱應鬆綁,對學生才有幫助,並應強化師資培育,強化差異化教學與補救教學,才不會有部分學生形同被「放棄」。
計畫主持人、中研院院士曾志朗表示,如今國高中辦學績效的唯一條件,似乎都以多少學生考上明星學校衡量,這是不應該的。吳季剛、李安、吳寶春等人,在全世界為台灣打拚,但卻很少人去問培養他們的學校是哪一所;他希望透過提升國民素養白皮書來改變現狀,讓升學不再是教育唯一的衡量指標。
蔣偉寧表示,十二年國教即將上路,外界依然把焦點擺在超額比序、會不會抽籤等入學制度問題上;入學制度固然重要,但國中端教學活化、學生適性輔導與優質高中職發展,才是國教發展的基石。
他指出,競爭力包含人文科學素養、專業能力、多元軟實力等,很多校長反映課綱要鬆綁,如何讓課網與國民素養結合,教育部會盡力達成。
台師大副教授李俊仁簡報指出,台灣義務教育成就高,在全球各項比賽能力也都進步,但其他國家成長的速度更快,如果教育現場再不改變,就等著被淘汰。
文章來源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