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本報記者陳智華】
台灣自2006年開始參與國際PISA測驗,明年北北基高中職特色招生試題也要仿PISA題型命題,學生、家長都十分關切。要戰勝PISA,2009到2012年台灣PISA計畫主持人洪碧霞建議學生,應該多閱讀文本概念密度高的素材,並培養省思及批判能力。
PISA是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的縮寫,3年舉辦一次。
台灣學生2009年閱讀、數學和科學3項素養評比,名次比首次(2006年)參加時退步,閱讀退到23名,數學從上次冠軍掉到第5,上次排第4的科學,下滑到12名;三項中表現最差的閱讀,則從16名摔出20名,變成23名。
PISA不難 卡在不熟
台南大學教育系教授洪碧霞指出,PISA題目其實不難,只是題型比較新,大家不熟悉,所以才覺得難。她表示,以基測為例,考試有範圍,考生對題目、題型都非常熟悉,只要反復練習,即可拿高分。
PISA則不然,洪碧霞分析,PISA測驗沒有範圍,研發成本很高,只公告1/5的題目,面對全新的考試題型,考生不熟悉,也不知要如何下手解題,挑戰性很高。
她說: 「就像上場比賽,對方出招不狠毒、也不重,但對挑戰者來說,沒看過這些招式,雖有一定功力,但不知該如何接招。」
藉由閱讀學習 而非背誦
洪碧霞說,PISA的目的是reading to learn,也就是要考生「將閱讀當成學習的工具」,藉由閱讀吸收新知,靠著關連的訊息,內化統整,來解決問題。她強調,藉由閱讀學習新知,並進一步解決問題,是現代人一輩子都必須具備的能力。
不少考生藉由背誦及反復練習應付段考或基測,即使不太了解、觀念沒有打通,還是能拿不錯分數。洪碧霞說,PISA就不然,考生得先洞察問題的核心關鍵,且用已知線索找出答案,一知半解、或以為自己了解、但其實不了解的考生,很難回答出來。
洪碧霞指出,面對PISA或類PISA考題,考生沒有理由恐慌。她表示,平時閱讀訓練很重要,不過,只是讀得多,效用不大,重點是「高效能學習」。
她表示,閱讀素養的養成,就是要將閱讀當成學習的工具和方法,讀什麼讀物都可以,但不要只是走馬看花、只做消遣性的閱讀,或只讀自己已知的。
洪碧霞建議,多讀文本概念密度高的讀物,閱讀時也要批判、省思。她舉例,PISA考題也考驗批判力,要考生依據考題提供的資訊表達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什麼?要有邏輯,且能批判。
不知不可》PISA 運用素養 設計測驗
Q1:什麼是PISA?
A1:PISA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所委託的計畫,於1990年代末期開始對15歲學生的數學、科學、及閱讀進行持續、定期的國際性比較研究。
Q2:PISA多久測量一次?
A2:PISA國際性評量調查每3年舉行一次。第一次是2000年,共43國參與。第二次是2003年,參與國家41國。第三次於2006年舉行,57國參加。第四次是2009年,68個OECD會員國與夥伴國(地區)參與,約略涵蓋87%的世界經濟體,有超過100萬名學生接受評量。
Q3:PISA國際評量計畫到底評量什麼呢?
A3:PISA運用素養(literacy)的觀點來設計測驗,測驗的內容主要分為3個領域: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主要在評估15歲的學生能夠將學校所學得的知識與技能,應用於日常生活可能面臨的情境和挑戰所達到的程度。
Q4:PISA受測的學生年齡為何?
A4:PISA是以年齡為導向的調查研究,主要在評估接近完成基礎教育的15歲學生(即國三生與高一生),即在評量一個完成義務教育的學生能不能將在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應用於進入社會後可能面臨的各種情境及挑戰。
Q5:閱讀領域的評量包括那些?
A5:閱讀素養的評量內容為讓學生在閱讀不同種類的文章後,完成一系列不同類型的作業。評量所採用的文章除一般文章外,還包括劇本、收據、清單、圖表、表格、廣告及操作說明書等,學生對文章必須要有深入的理解和詮釋。
Q6:PISA評量會收集那些學生資料?
A6:為了解學生的家庭、學校等背景資料與各項評量成績之相關性,做國際研究參考,PISA也會調查收集學生的各項家庭環境和學校背景資料,及各種有關學校的背景資料及其所提供的教育內容。
Q7:台灣何時開始參與PISA評量?
A7:台灣在2006年首次餐加PISA「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畫」,共抽測240所學校,受測學生共8815位(到考率97.75%);其中包含國中、五專、高中、高職及進修學校。每個國家(地區)通常至少有150所學校,約4500至1萬名學生接受測試。
全文網址: 迎戰PISA高效能閱讀 培養批判力 - 基測情報站 - 升高中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39781#ixzz2JtH2lC7p
Power By udn.com
熱門文章
-
【寰宇名師學院升大系列英文科/ 盧克老師 】 英文考題趨勢愈來愈重視新聞字眼,建議同學們要特別注意這個明顯的趨勢,提前做準備,也可以運用在作文裡,所以同學們要訓練自己平常看到一個時事,要主動詢問自己,如果這是一個題目,我要如何下筆呢?! 單字量要夠多:相同類型的報導必須要看...
-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 基測最後衝刺階段,蘭雅國中老師高永遠建議,考生從今天起到考前10天,先把94年後的考古題拿出來做,如果時間不夠,至少也要做最近3到4年考題,把不懂的地方弄懂。倒數10天要全力搶分,該背的要背。 高永遠說,做考題時,考生可模擬考試情境,設定70分鐘。打開...
-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預計107年上路,連帶推動考招連動計畫,未來考生在學測時可任選四科進行考試,最新方案將於三月送審,接著再送入教育部審核待定案後公告。 未來學生申請及分發採計的項目有,學科能力測驗(X)國英數自社五考科成績,但學生可依照志願的校系要求,自我評估選四科或是五科考取...
-
桃連區今天(17)公布104年度免試入學,包括志願序群組調整成3個、提供應屆生5%公立學校名額、職業類科跨校的同個群組志願選填,視為同一個志願序計分,以及現在的八年級和七年級學生,未來將實施寫作測驗,納入超額比序。 桃園縣教育局長吳林輝表示,明年度桃連區免試入學,志願序群組由...
-
各位同學開學愉快, 9 月份起學習精靈 6.0 已改版更新上線,仍使用舊版學習精靈的學員,在啟動舊版學習精靈後,會出現提醒訊息,請同學要點選『立即更新』,即可直接下載更新喔!全新面貌的學習精靈 6.0 ,提供完全整合學習、測評及課輔入口的功能,不但介面清晰更方便使用,功能也更加...
-
【寰宇名師學院升大系列國文科/江超平老師】 學測的題型數量和考試範圍是固定的,同學們可至大考中心網站去參考最新公佈的參考題! 非選擇題:分為短中長三個,短跟中的題庫一般會規定字數,同學們就依照規定的字數去寫作;至於長篇的部份多為文長不限,但文長不限通常是有陷阱的,第一:當你...
-
104年國中教育會考的英聽將正式列入計分,臺師大心測中心表示,明年會考英聽成績分「基礎(含以上)」、「待加強」兩等級,納入英語科成績,會考成績單也將呈現英語閱讀、聽力與整體的能力等級。 臺師大心測中心公布明年會考英語科考試成績計分方式,英語科考閱讀40到45題,考試時間1小時;聽...
-
教育部長蔣偉寧今天(27)到立法院進行「十二年國教經費及課程規劃」的專案報告,蔣偉寧部長表示,目前各招生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只剩下基北區沒有定案,預定10月中旬全國各招生區都可定案公告。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目前全國15個招生區只剩下基北區...
-
【聯合報╱本報記者蔡永彬】 物理是指考的第1科,如何討個好彩頭?補教老師張鎮麟說,近5年的考題不算深入,但每個重點都平均命題,考生不要偏廢;泰山高中老師黃文龍建議考生從熟悉的單元先複習,了解基本物理定律,再一步步往前弄懂整體課程。 張鎮麟表示,程度不好的考生,可以先專攻「10大...
-
106年國中教育會考結束,全國有24萬3千多名考生上場應試,統計兩天考試的違規,主要以提早翻閱題本、攜帶非應試用品、手機發出聲響為主,共有421件,缺考率在1.10%到1.59%間。 今年國中會考難易度適中,增加基本題和生活題,為了因應108年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更增加了一些跨...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